50 船厂镇3-《不明不清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次来松江造船厂就是拿着预购款买船的,这五年他们也不能光看着树苗长大,总得想办法挣点钱。正好当地土人在开垦荒地种甘蔗,砍伐下来的树木就堆在一起啥用没有,只要能雇人运到海边一分钱不要随便拿。

    一两人合抱粗的大树在当地没啥用,可装上船拉回来就可以卖钱。为了每趟能多拉点木料,泉州商人也算下了血本,特意跑到松江造船厂订购了一种肚子特别大的海船,专门从安南往广州、泉州等地倒腾木料。

    但是与了解内情的造船厂大匠尤其是海军军官谈过之后,观海楼的二掌柜才知道泉州客商没说实话,不对,也不是没说实话,而是没把话说全。他们说的基本都是好处,却闭口不谈困难。

    想去安南包地种树或者种植甘蔗,光有银子海军是不批准的,除了必要的启动资金之外,还有一个条件更被看重,那就是人手。

    海军要求前往安南包地种树的大明商人必须先组建一支超过50人的队伍,队伍里的人除了会种植技术、适应当地气候之外,还得有自己的海船、自己的水手以及自己的武装力量。

    没错,就是武装力量,最低要求是能自保,遇到了小股的土人得能打的赢。否则等不到树苗长成材,人都被杀光了,还赚个屁的钱。

    那有人问了,海军把人忽悠过去难道不负责安全吗?怎么说呢,安南那边和大明不太一样,官府只能管束城镇附近的民众,再远一些就无能为力了。

    海军也是同样的处境,只能针对岘港附近的大规模暴乱做出反应,平日里的民间小规模争斗,全得靠大明商人自己处理。不过有一样是可以保证的,那就是在承包的土地上杀死当地土人不犯法,抓住之后当奴隶驱使也不犯法。

    “啊,这不成占山为王了,安南朝廷如何能答应!”让二掌柜这么一解释,戏班迎客终于明白为啥去不得了,可心里还是没完全放下,仍旧在寻找逻辑上的不合理试图反驳。

    “不答应又能如何?如果海军说县城以北一直到造船厂的土地都是他们的,你猜县太爷和衙役们会不会拦着?”二掌柜撇了撇嘴,随口举了个例子。

    “……这还真不敢拦,别说县衙里那些皂吏,估计府台老爷也不敢吱声。嘶,可我怎么总觉得不太对呢?万岁爷任由海军如此胡作非为,难道就不怕引发战端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