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53 新军制5-《不明不清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按照洪涛的意思,现在朝廷还不富裕,钱要花在刀刃上,骑自行车逛夜总会该省省该花花。如果说搞研发、制造军械、提高军人待遇,那没的说,都照高标准来。

    但军装就没必要再大规模新设计缝制了,海军和陆军依旧延续原本的黑色和黄蓝绿迷彩制服。新军更省事儿,上身穿海军制服,下身穿陆军制服,反正也不影响作战,能起到区分敌我的作用足矣。

    不过为了表明勋衔,光靠制服远远不够,还得增加一些显眼的标志。大明官员是用缝在胸前的一块刺绣图案布片来区分等级的,称为补子。

    文官的图案是飞禽,武官的图案是走兽,从一品到九品共有九种,这才有了衣冠禽兽的叫法。再加上袍服颜色不同,远远扫一眼就能大致分清楚具体品阶了。

    到了士兵群体,北方边军大多穿红胖袄、戴铁笠盔。这是一种外红内黑的棉服,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,还能抵御严寒。南方卫所军的服装样式更多,有用竹子的、有用藤编的、有光脚的、有穿草鞋的。

    但想分清楚伍长、什长就不太容易了,只有一些特殊兵种比如传令兵,才会佩戴其它颜色的腰带。

    洪涛就不打算延续明清军队的品阶识别体系了,造价太高也不实用。还是抄袭后世的肩章和臂章吧,简单便宜还一目了然。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