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灵有今日,便是全拜贵客所赐。”朱灵笑道。 诸葛珪勐然想到了一人,可又觉得不可思议,不敢确认。 渤海王为何会来兵荒马乱的泰山郡? 等到人马渐渐靠近,望着那高高擎其的渤海王大旗,诸葛珪才觉得自己猜对了,朱府君所言之贵客,便是渤海王刘擎。 “主公!主公!”朱灵极不矜持,叫嚷着迎了上去。 诸葛珪犹豫再三,也硬着头皮跟上。 “唉,年轻人,就不是沉不住气!”诸葛珪叹道。 望着迎面冲来的朱灵朱文博,刘擎心情大好。 朱灵冲上前,一跃下马,便朝着刘擎单膝而跪,行礼道:“拜见主公!” “文博快起,引本王入城。” 朱灵可是像赵云与张辽一般,自己一手提拔培养的,没有任何背景。 硬要说有,那刘擎便是他们的背景,知遇之恩,当以命相报,相似的经历让他们走得更近,对彼此更加认可,这便是许多势力之中,派系形成的原因。 如今刘擎阵营,主要分几个派系,首先是沮授田丰为主的冀州士族派,其中还包括半道加入的崔琰崔和,另一派便是荀或郭嘉戏志才为代表的颖川派。 这算是士族派系,另外就是刘擎提拔的草根派,主要领兵,赵云张郃典韦张辽,皆是如此,将门人才,不过只有傅燮一人。 诸葛珪赶至,在朱灵身旁停下,也跟着下马行礼,只不过诸葛珪所行的是简单的躬身揖礼。 朱灵连忙介绍,“君贡,快见过吾主渤海王!” 一句吾主,毫无保留的道出二者联系,在外人面前展露如此身份,其实不太好,特别在渤海王的影响力尚未施加之地,有损朱灵的权威。 朱灵终究还是年轻。 “下官见过大王!”诸葛珪道。 打量着眼前的生得清瘦的中年人,虽然能力尚不知晓,不过这清瘦美髯的身姿,卖相倒是不错,不愧是诸葛亮之父,基因好。 刘擎笑着回了声“免礼”。 “主公,这位是泰山郡丞诸葛珪,字君贡,徐州琅琊人士。” 其实本王早已知晓。 “两位上马,边走边说。”刘擎道。 一路上,朱灵给刘擎介绍着泰山郡的状况,目下郡内已基本没有黄巾活动,但是泰山贼却从未中断,他们占据山林,极难剿灭,如今也是朱灵最主要的工作。 郡中事务,几乎都交给了诸葛珪处置,倒是使泰山郡运转如常,只不过这种如常,仅仅是维系郡府的基础职能,可见即便朱灵将事务权悉数交予诸葛珪,而且,从刘擎沿途见闻看出,诸葛珪的行事风格偏向保守。 三人一路聊着,回奉高县时,已是暮色降临。 朱灵设了宴,众人饮酒作乐,等喝道微醺状态时,刘擎对诸葛珪试探道:“君贡,徐州尚有黄巾作乱,家中情况可好?” “家中尚可,徐州黄巾,大部已被陶谦清剿,若是小股黄巾,家中部曲尚能应付,只不过乱世之秋,流民遍地,日子没有以前好过了。” “君贡说得在理,乱世之秋,实属难堪,我不懂什么治郡之道,都是主公赶鸭子上架,将我架到了这个太守之位上,多亏了君贡,泰山郡才能运转自如。” 朱灵你对运转自如是不是有什么误解? 若用冀州的标准来看泰山郡,妥妥的弟中弟,生产规模。生产者人数,耕地数,生产积极性,无一达标。 “文博,此事无需多虑,沮叔如今身在青州,待理清青州乱局,泰山交由沮叔代管即可。” 朱灵大喜,道:“如此甚好,泰山百姓有福了!” 诸葛珪饮得思绪朦胧,但当谈论起公务时,酒意立即醒了三分,朝朱灵问小声道:“文博,沮叔何许人也?” “青州刺史沮授,我等皆以叔相称,以沮叔之才,照拂泰山,绰绰有余!”朱灵一板一眼说道,对沮授信心十足。 诸葛珪心中惊叹,难怪朱灵能以如此年纪升任如此高位,原本背后不仅有渤海王,还有青州刺史。 如今的刺史之位,可不是过去那般无力,现在的刺史,职权等同州牧,乃是真正的封疆大吏。 沮授之名,他也有所耳闻,斩杀黄巾张宝,从一县令,直升为常山太守,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,其中还任职过河内太守,河内郡饱受黑山贼之苦,后又遭遇袁绍与董卓大战于河内,然战后数月之后,河内郡竟变得井井有条,为世人称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