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零六章 匈奴大溃败-《三国:我的父亲是赵云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慕容廆并不担心各部轻骑在突围时会有多少损失,在他看来,只要能突出汉阵,以后还会有机会找回面子来,要是突不出去,那一切都完完。

    慕容部落败逃!

    在另一处战场,刘和的王帐军、刘灵的匈奴杂胡军与柳初的汉军斗了一个难解难分,柳初正当壮年,也是一个将领最为血气方刚的年龄。

    当年,在蒲阪渡口,老将柳隐被匈奴人偷袭,壮烈的战死,原因有许多个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柳隐的年龄太大,在持久力方面退步得厉害。

    刘和只是一个稚儿,刘灵是无胆的懦夫。

    此消彼长,汉军人数虽然要少了许多,但结果却只是平局。

    “胡无人,汉道昌!”

    汉人的战歌越来越响亮,让刘渊心烦意乱,犹疑不定,从常理来推断,他应当在慕容部落和刘和王帐军两处,选择一个增援方向,投入最后的预备队进去,这样的话,还能再拼一把。

    怎么办?

    是全部填进战场,拼一把,还是再观望一阵,等形势明朗后再定夺。

    刘渊患得患失起来,随着年龄的渐长,阅历的增长,他已经不是扶风郡槐里猛冲猛打的那个莽少年了,身负大匈奴五部崛起的重任,刘渊不得不慎之又慎。

    “陛下,陛下,大事不好了!南岸发现汉人军队?”一名匈奴游骑淌过齐马腹的漳水,艰难的来到刘渊跟前禀报。

    刘渊心里咯噔一下,一把扯过报信骑卒的衣襟,暴喝道:“南岸有敌骑,多少人?在什么位置?”

    未战先虑后路。

    这是刘渊和赵广多年多次作战后得出的宝贵经验。

    赵阎王这样的对手,绝对绝对不能掉以轻心,一次的疏忽,就可能丢了性命。

    老爹刘豹在固原本来已经占尽了上风,但就是因为轻敌,被赵阎王一个突袭取了头颅,刘渊可不想自己也成为赵广枪上串着的人形葫芦。

    “千人,一千人左右,是汉将寇林的旗帜,位置在邺城北面的铜雀台。”报信游骑结结巴巴回报道。

    漳水夏降水量充沛,骑兵虽然高大,但能够渡河的地点也没有几处,刘渊所在的这个地方,距离当年曹操邺城练兵的铜雀台已经不远,再往下游,就是浩浩荡荡的大陆泽。

    刘渊在布阵时多耍了个心眼,慕容部落的后面是大陆泽,退无可退只能进攻,而他的匈奴骑兵背后,是漳水的浅滩渡口,万一战事不利,他可以立即过河逃往南岸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