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29【社会纠错功能】-《梦回大明春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桂萼笑道:“你这儿子,怕是不读书的,不如跟着王相学习兵法韬略,王相喜欢这样有志气的武勇少年。”

    “若真如此,便是祖宗荫福。”尹纶非常开明。历史上,他虽然自己做了进士,却也不拦着儿子学武,还请名师教导儿子武艺兵法。

    桂萼让孩童继续留在村里,他要先写信给王渊,等王渊同意之后,明年春天再把学生送过去。

    当晚,桂萼住在尹纶家中,谈及一条鞭法之事。

    尹纶说道:“一条鞭税,不可按照赋役黄册征收。家父已经过世十余年,却还得按官府黄册纳税,许多隐匿人口反而得以逃脱。”

    桂萼问道:“以君思之,该如何解决?”

    尹纶摇头:“无法解决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无法解决。”桂萼叹息。

    次日,桂萼返回省城,提笔给王渊写信。内容只有一个:加大田亩分摊税役的比重,尽量减少人口所承担的丁役钱。

    什么意思?

    即努力趋近于“摊丁入亩”,让地主们交得更多。

    摊丁入亩,本就属于一条鞭法的深入改革,是一条鞭法的最终进化版本。

    在古代,人头税和杂税没法取消。仅以征收目的而论,近似新中国1990年代的三提五统,这玩意儿直至21世纪才渐渐消失。

    王渊在京城读到桂萼的来信,很快回复说:“绍丰三年的夏粮,提高田亩丁役权重一成,以试探地方士绅豪右的反应。勒令各州府县,尽快更改完善户籍黄册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王渊不敢盲目在全国变法的原因,必须先在其中一省进行试验。

    就算山东省试验成功,推广到全国之后,还得根据各省不同情况,而做出适应地方条件的微调。

    历史上,张璁因为自身年龄太大,改革的时候非常急躁,还没推行全国就自己下台了。

    张居正因为地方阻力太大,一方面选择向大地主妥协,一方面又在实施过程中矫枉过正。虽然使得中央财政大大改善,却在改革过程中扭曲走样,而且还无视了全国的个体差异性。

    王渊的改革也不完美,但他尽量做到整体靠谱。

    其实,山东的州县官员们,也被离谱的黄册搞得焦头烂额。

    许多农民不愿给家中鬼魂纳税,干脆活人的税也拖着不交,里甲长和粮长又只看热闹,地方差役腾不出足够人手去催收。

    都快春节了,省里定下的总税额,干得好的只收到三分之二。

    如此大的赋税缺额,政绩考核必然是劣等!

    于是,地方自动修正改革漏洞,州县官员向里甲长许诺好处。由里甲长出面,对那些不交税的百姓,以及隐瞒人口的百姓催收,收到的赋役给里甲长抽成。

    里甲长趁机多多催要,鱼肉乡里搞得乌烟瘴气。

    然后,这事儿就搞定了。

    因为不管再怎么胡来,老百姓要交的税,都比以前变少了,能过得下去就行。

    山东再次提高土地纳税权重之后,大地主无法反抗强硬的布政司,只能逼着州县官完善户籍黄册。州县官不想再收不上税,也在大地主的配合下,尽量更改黄册的错误,尽量清查隐瞒的人口。

    绍丰三年的山东夏粮,征收状况非常喜人。

    大部分州县的总税额,百姓自动缴纳就完成四分之三。剩下四分之一,让里甲长去催收。里甲长失去了大部分权力,也不敢像以前那么横,鱼肉乡里也得有个限度。除了个别太过凶恶的里甲长,其余都还比较“和谐”,整个山东宛若进入“盛世”。

    只要政策大方向合理,只要地方官府不乱来,改革漏洞居然被民间势力自动纠错了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